作者:陳俐君醫師
這張圖表充分說明了為什麼我的增生注射門診,一個病人要看20-30分鐘,一個早上只能約診九位。目前最快預約到的日期通常是一個月後。
每個病人要詢問病史、身體檢查,搭配高階超音波動態檢查「關節、韌帶、軟骨、肌肉、肌腱」是否有結構損傷,「神經」是否有被箝制壓迫,再使用「超音波導引」方式,依嚴重情況選擇不同強度的增生藥劑注射在受傷的結構、或分離神經與周遭組織。並且建議患者搭配物理治療師一對一徒手治療、重建動作模式,更進階者,教導重回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如何「循序漸進」重新回到訓練場。
作者:陳俐君醫師
這一年多來,我重新回到健身房運動,完成一對一教練40堂課,再接續「一對一」+「團課」。2020年,很幸運地,有豐富經驗的專業物理治療師也加入團隊,處理「客戶」訓練上遇到的瓶頸。
深深覺得,這是一個讓我們的身體能使用數十年的解決之道。
復健科醫師/骨科醫師、物理治療師、體能教練,循環處理每一個小問題,就能沒有大問題。
相信有許多人都有踝扭傷的經驗,不管是因為走路不小心、下樓梯拐到、打籃球跳躍後卡到其他人的腳甚至是出車禍而拐到。絕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是「冰敷」、扭傷後幾天稍微休息,一跛一跛的走著,不一定有做好「固定」、不一定有「保護」好,好一點的會買個「護踝」穿著,再過一兩週還好,或許到骨科門診看看,照個X光發現沒骨折,拿個消炎止痛藥回家,「等他自己好」...
真的這樣就夠了嗎??
“腰椎棘上韌帶 (supraspinous ligament ) 損傷,施作點為:離壓痛點最近的棘突 ( spinous process, SP )頂上 進針刀,刀口線與脊柱縱軸平行,針體與背面成90度角,達棘突頂部骨面。將針體傾斜,如痛點在進針點SP上緣,使針體和下段脊柱成45度角,再斜刺4mm左右,先縱行疏通,然後沿脊柱縱軸使針體向相反方向移動90度,使其與上段脊柱或下段脊柱成45度角,刀鋒正對SP的上下角,在SP頂部上下角的骨面縱行疏剝,再在骨面上橫行剝離1-2下,刀下如遇見有韌性硬結,則縱行切開、出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