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23年1月17日 星期二

如何報名世界疼痛醫學會WIP--介入性疼痛治療超音波專家CIPS考試?

作者:陳俐君醫師



照片說明:2023 CIPS examination 准考證


時程


1. 11/4 報名 workshop
2. 11/23 收到workshop 收據
3. 12/13 報名 CIPS
4. 12/23 信用卡繳費 (USD 2500)
5. 12/28 收到 WIP來信恭喜我可以正式參加考試
6. 1/12 收到 WORKSHOP 當天的信件通知 TEAM NUMBER
7. 1/13, 1/14 參加 WORKSHOP,1/14下午5:00 考試報告,拿准考證,知道應考號碼,聽考試 orientation (我當天晚上看信件才發現 1/14早上9:24 WIP 工作人員有發信告知 orientation 時間地點,下午12:13發更正通知)
8. 1/15考試。Group 2 早上筆試。7:30到現場,7:50左右到某會議室,完全和另一組分開,再也沒有任何接觸。8:20左右開始考筆試(100題單選,2小時,用筆在答案紙上圈出來,大會有發筆給我們),考到10:20,等下午考 Practice + Oral,我是下午第一組考試,大約14:30離開試場。

講解 Orientation 的工作坊醫師


參加世界疼痛醫學會(WIP)認證介入性疼痛超音波專家認證(CIPS)的心得

作者:陳俐君醫師

考試當天

我的組別是上午筆試,下午實作+口試
先說結論:分三階段,全英文應試。(一般來說,台灣考官會考外國人,外國考官會考台灣人。我遇到的考官是都當過台灣疼痛醫學會理事長的林嘉祥醫師以及溫永銳醫師)

1. 筆試(20%)100題單選,考試時間兩個小時。

2. 實作(60%)按照考試說明上的內容選4個部位(每個人不一樣,據說是根據填報名表時,你每個部位每個月實際操作的次數決定。),60分鐘,2位考官(examiner)。先看指定部位,決定施作順序(注意大體老師翻身的時間也算在考試內),盡量減少翻身次數。

我的題目:
AC joint,
cervical selective nerve root block - 沒有指定哪一節,自己選最有把握的
ulnar nerve at cubical tunnel,
Piriformis injection

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進階增生藥劑是什麼

 作者:陳俐君醫師




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在2014年成立之後,近幾年透過舉辦多場國際研討會、手把手注射工作坊、超音波導引大體模擬手術以及五次國內義診,訓練出數百位「增生療法」醫師之後,透過葡萄糖水注射的治療方法,已廣泛在全台各地醫院、診所提供服務。

然而,臨床上總會遇到許多病人,接受了葡萄糖增生注射療法,症狀雖有改善,但進度緩慢甚至效果不彰的狀況,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2022年8月24日 星期三

[ 社區支援 ] 2022/8/13 瑞穗國中 棒球小選手傷害評估

作者:陳俐君醫師


2022/8/13 國體大運動保健學系 x 棒助小英雄 x 中華民國原住民族棒球運動發展協會 傷害評估活動 @花蓮瑞穗國中


透過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 TASM 的運動醫學專科醫師聯盟牽線,我帶著GE Vscan 攜帶型超音波 + iPad 到瑞穗國中現場,協助解決小選手們的疼痛傷害評估,並轉介回花蓮慈濟運動醫學中心做後續處理。


當天做了什麼?


我先問診 -- 訓練強度、什麼時候會痛、什麼動作會痛、有受過傷嗎?訓練後的酸痛恢復需要多久?


理學檢查 -- 壓痛點、關節活動度、穩定度檢查

超音波檢查 -- 有無結構破損?包含關節損傷、肌肉撕裂、韌帶拉傷、軟骨受傷、骨膜受損


最後再針對幾個小選手的特殊狀況,和教練討論。


< 以下為活動照片 >

2022年6月15日 星期三

[ 教學 ] 超音波導引注射教學 -- 台灣脊椎微創內視鏡醫學會TSESS 模擬醫學手術

作者:陳俐君醫師


《 2022/6/13 台灣脊椎微創內視鏡醫學會TSESS 模擬醫學手術 》


第一次當講師教骨科、神經外科醫師使用超音波注射頸椎facet, median branch, lamina和枕後三神經。


第一次參加一個工作坊,含講師學員,只有我一個女生。(前一晚突然感覺壓力很大,幾乎都沒睡,但是當天還是很亢奮,除了站整天腳酸之外,沒有疲累感)


感謝 陳建華 醫師邀請,讓我能在此貢獻所學。我和陳院長的緣分也開始於多年前在台中市萊源神經修復中心的頸椎超音波課程(記得也是我與 Chih-Peng Lin 林至芃理事長、陳建行醫師、蔡依樽醫師第一次見面的場合)


<< 以下為活動照片 >>


2022年4月1日 星期五

足跟痛的原因超乎你的想像

作者:陳俐君醫師


想運動,想跑步,可是足底痛?

早晨起床踩第一步就痛?坐久起來走路就痛?走幾步就好一些~~ 疼痛卻反覆找你麻煩嗎?


一般人想到足跟足底痛,大概第一印象會是「足底筋膜炎」,英文的名稱為 plantar fascitis。字尾有「itis」通常都代表著「發炎」狀態,以往的治療方式中,病人感覺最快最有效的,大概就是局部施打類固醇。

類固醇,是強大的「消炎」武器,我常常在門診比擬為「滅火器」,一噴就可以消除發炎狀態。有用的前提是「發炎」。近幾年,我卻發現到,有時問題根本不該用類固醇治療。


身體的疼痛,有急性、慢性之分。

急性的疼痛,通常來自於「短時間之內的」「過度使用」,又沒有一個適當的修復時期,導致疼痛好不了。這時候應該給予「保護支持」、「營養補充」以及「休息」。


另一種疼痛的來源是「受傷了」,結構損傷了。

橡皮筋用久了,會鬆掉沒彈性,很容易就拉斷。輪胎用久了,會磨損,為了行車安全,要監測胎紋深度,才能有足夠的抓地力,煞車力。骨骼肌肉關節系統中的韌帶、肌腱、軟骨也是一樣,使用年限一長,就容易撕裂、變鬆、或磨耗。這時候,若我們還使用「類固醇」來治療,就無法發揮它強大的效果,也會讓情況更進一步惡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足底筋膜的結構正常,神經卻被長時間嚴重壓迫!!

2022年1月25日 星期二

不開刀治療腕隧道症候群

作者:陳俐君醫師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症狀

< 早期 >

手指麻痛、夜間加劇、會因為甩手等症狀而緩解。騎機車、做家事、打電腦會惡化

< 中期 >

手指精細動作障礙(如扣扣子)、手上的杯子物品會莫名掉落、麻木疼痛往上延伸到手肘肩膀

< 後期 >

手掌肌肉萎縮、觸覺下降


診斷


1. 神經傳導肌電圖檢查:神經功能性檢查。

2. 超音波檢查:神經外觀檢查,動態檢查:透過手腕彎曲伸直、手指彎曲伸直觀察神經與周遭肌腱、骨頭、屈肌支持帶的關係,是否有空間狹小或壓迫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