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最新文章
個人履歷
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
如果你想更瞭解傾聽與溝通...
讀者:陳俐君
本書的好處有三:
1. 先說HOW:循序漸進,有七堂課,若能花一週慢慢練習一堂課,一定能上手。
2. 再講WHY:用解說來加強概念及彈性調整方式。
3. 真實故事最動人。(這是作者接近九成的事實故事)
他讓我願意開始一堂一堂練習... 重新找回「傾聽」、「瞭解」及該如何做人。
為什麼想看這本書?
接觸「銷售」是我以前沒想過的事,唸醫學系、當醫生,病人每天經由急診門診自動送來我面前,性命當前,哪有什麼銷售??
後來想想,醫生其實也需要銷售。
閱讀更多 »
2016年1月4日 星期一
親子瘋田趣 - 拔地瓜體驗活動
2016,元旦假期,感恩朋友揪團,總共20個大人小孩一起參加「瘋田野 - 拔地瓜體驗」活動。
圖片解說:中間那根是我們這一梯次的「地瓜王」,紫皮黃心的地瓜,別名栗子地瓜。
閱讀更多 »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聚餐吃義大利麵,怎麼辦?
作者:陳俐君醫師
聖誕節剛過,即將接著來 元旦假期、尾牙、過年、春酒,聚餐不斷,美食不斷。
美國的研究發現,近年來,在宣導下,糖的消耗量已經一年比一年低,但是,一整年下來,往往在,假日月,12月就破功啦!!
我們也是,平日一到五或許都可以好好遵從飲食計畫,減重計畫,就是一個週末,外食,聚餐就毀了平日的努力。
上週我去池上,聽幫人做體重管理經驗有20年的老師們上健康講座,他告訴我們一個殘酷的事實:
平日一個午晚餐,熱量平均600-800kcal。
聚餐,至少 1200 kcal 。
吃到飽,1500 kcal起跳!
可是,我們有可能一天只吃一餐嗎??
NO NO NO ~~~
但是,我們也不可能因為這樣就謝絕所有邀約,不去參加聚餐吧~~
聰明選擇吃入口的料理,就能達到聚會+體重管理的雙重目標唷!
聚餐地點,義式料理店,該怎麼聰明選呢??
閱讀更多 »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生命的體悟。早早做,快快好。
作者:陳俐君
後悔也來不及了
前幾天在朋友的臉書發文中,得知她的一位朋友往生了。她很遺憾,沒能在生命結束之前,有機會提早讓均衡營養照顧身體。朋友在進手術房前承諾,「如果能夠平安出來,她一定會認真開始照顧身體」。
她口中的朋友,也是我的門診病人。門診中,她拿著殘障手冊、勞保殘廢診斷書,請我幫忙鑑定填寫。左腳掌骨折演變成沒辦法走、疼痛由左腳蔓延到左下肢、腰背。每次來門診都是坐輪椅,站起來都很痛苦,更何況是走路。由朋友的介紹,她開始接觸營養,但是因為工作繁忙,常常聯繫不上,產品也是斷續使用。八月中的奶昔派對,她硬撐著自己的身體,從一樓爬樓梯到二樓,一拐一拐地走入現場,為的就是希望更認識營養能夠帶給她什麼樣的幫助。九月上旬,還在談要不要開始認真使用產品,九月中旬就突然急性疼痛難耐,經由急診收住院。由於前一次開刀時曾發現心臟問題,此次住院過程中,就在評估心臟功能是否適宜開刀時,她得知增生療法義診訊息,成為義診過程唯一一位住院病患。一次的增生療法治療短暫緩解了她的疼痛,卻因為等不及主治醫師出國,想開刀,決定出院,到另一家醫院開刀,卻在手術台上發生心跳停止,急救失敗、往生。
今早聽說,她甚至有預感,連遺囑都寫好了。
閱讀更多 »
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 分享 ] 廣受好評的香酥花生糖
8/16在花蓮辦了一場奶昔派對,下午2-5點,三個小時的時間,讓現場的人大老遠來參加有收穫,不管是健康概念:「喝白開水都比養樂多好」、吃飽(奶昔試飲、水果、餅乾、花生糖),或者是了解自己的健康指數。離開之後,能做一點點的改變,讓自己更健康,就是我們最大的希望了!
關於好評不斷的花生糖,是我婆婆做的。
自從她跟一個老師學了做法之後,已經在家煮過2-3次,楊梅的朋友圈一吃就要再教一次、到嘉義參加姊姊的畫展,也示範了一次。連我女兒都把作法背起來,要求婆婆來花蓮一定要教我!
趁著這次來花蓮,8/8颱風天,我們在家裡,用花蓮在地雜貨店的台農9號花生、主婦聯盟買的麥芽糖、二砂糖、調和油,做出來絕對無任何其他添加物,令人安心的花生糖!
閱讀更多 »
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 閱讀 ] 真逆齡,醫學實證的抗老智慧
上週末,2015/8/1我到醫師公會參加 level II長期照顧訓練會議。
會議中一再提到,高齡化社會帶來的衝擊,對長期照顧、健保的挑戰。
聽起來其實很不樂觀…
為什麼大家怕老??
仔細想想,因為,老了=病了。不再健康,身體到處這裡痛那裡痠、眼睛看不清楚、路走不遠、耳朵聽不清楚… 甚至是腦中風半邊癱瘓、行動不便,卻又死不了。
每個人都想盡量壓縮死前臥床的時間,但是如何做?
7月下旬的時候,我的飲食輔導員--王崴,提醒FB社團內的每個朋友:
想想也對,如果受傷了、生病了,身體需要重建,沒有足夠的材料,哪有機會重建呢??
機器老舊了,想要換零件,沒有材料,怎麼做呢??
閱讀更多 »
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
[ 閱讀 ] 庸才猛抄筆記,人才勤寫心得
作者:陳俐君
7/3快閃台北,參加宣澤的演講筆記實戰講座之後,對如何製作筆記興趣大增,回到花蓮,進入圖書館系統,借了一堆有關筆記的書。包含奧野宣之--A6全能筆記術、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改變人生的由右向左筆記術,以及這一本「庸才猛抄筆記,人才勤寫心得」。
一堆書抱回家之後,第一本閱讀的就是這本。
選這本,是被標題吸引,赫然發現「喔~原來我當庸才很久了…」
再次推薦,每個人有機會應該去聽聽宣澤的課,更早一點,知道該如何做筆記,對人生的幫助越大!!
沒想到,這是一本,跟「做筆記」沒什麼關係的書!
閱讀更多 »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查看行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