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

如果你想更瞭解傾聽與溝通...

讀者:陳俐君




本書的好處有三:



1. 先說HOW:循序漸進,有七堂課,若能花一週慢慢練習一堂課,一定能上手。
2. 再講WHY:用解說來加強概念及彈性調整方式。
3. 真實故事最動人。(這是作者接近九成的事實故事)

他讓我願意開始一堂一堂練習... 重新找回「傾聽」、「瞭解」及該如何做人。


為什麼想看這本書?



接觸「銷售」是我以前沒想過的事,唸醫學系、當醫生,病人每天經由急診門診自動送來我面前,性命當前,哪有什麼銷售??

後來想想,醫生其實也需要銷售。


比起健保支付品項,讓病人選擇自費品項,是一種銷售。

同樣看感冒的醫生,為什麼要來找你看?也是一種銷售。

讓小孩老公認同我,一起去完成某件事情,也是一種銷售。

端看你銷售的是 想法、物品、企劃還是夢想?


我真的是接觸另一門事業之後,才開始看相關書籍。

這本書吸引我的是「讓顧客主動掏錢」!
有誰不想要這樣呢??

不用說太多話,顧客就會主動掏錢。

書以一個業績慘淡的菜鳥業務員為主角,用故事慢慢帶出每堂課的重點。

學會傾聽、不再苦惱於溝通。


回顧自己



以前,我覺得自己還算會「傾聽」,學生時代,有一些朋友還滿喜歡來找我聊天,或把困擾告訴我,尋求解決之道。

我也很喜歡這種被信任,以及有機會接觸不同視野、角度、人生的感覺。

我很早就知道「同理心」,也覺得自己滿會為別人「設身處地」想。

同時我也很害怕「擔責任」,我不希望我的朋友聽完我說的,就全盤接收,照做。
我都會一再提醒他,如何看清事情,再次確認,自己想要做的選擇,要勇於承擔。

也因為如此,我大學畢業之前,一直都想走「精神科」。

我見實習的醫院在高雄長庚,當時,我的導師選精神科醫師。
見習最後一個科別及實習第一個科別都選精神科,中間只差放假一周。
因此,當時的精神科醫師群都對我超級有印象。
甚至我還有一個特別的經驗,以實習醫師的身份,模擬精神科專科醫師口試,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會談病人、鑑別診斷,及治療。

我幾乎敢說,如果當年投單,就一定會上!

但是,我發現,每次要離開精神科的護理站,去找病人聊聊寫紀錄的時候,我都必須要做足心理準備才能前往。

我擔心的是... 因為我的同理心、引導對方侃侃而談的能力,會讓他講到欲罷不能。

如果每個人都要花1個小時以上完成當日會談,那我手上至少10個病人,加上精神科的團隊會議,以及跟主治醫師查房、跟門診的時間。我幾乎不用回家了。

我依然對別人的故事充滿好奇。但是我不擅長於打斷及結束訪談。

久而久之... 我對聊天,有一點抗拒。

會從一開始不知道該聊些什麼,到最後,覺得每一通電話、每一次訪談都要好久...的感覺有點抗拒。


這也影響到我和朋友相處的方式。

如果可以,我都改用 Email、訊息、FB message、line完成通知。
若在網路上看到一些文章提到,「善用這些工具,讓自己聚焦」,就又加強了我這麼做的信心。


朋友感情慢慢失溫



慢慢的,我發現到,不常打電話純聊天的我,在離開一個環境之後,就會跟身邊朋友開始失聯,感情溫度下降。

除非有很有心的同學,主動辦聚會,時間地點許可,我就會前往參與。

不然的話,即使我在學期間人緣還算不錯,但離開小學、中學、大學之後,再加上換地點(搬來花蓮),也漸漸與朋友失聯。


逐漸轉換成以我說為主



醫師工作做久了,在門診,詢問病患,蒐集資訊,診斷、開處置,衛教。
由於每個病人分配到的時間不多,後來多是以我對他單方面的陳述為主。

慢慢地,我好像忘了怎麼「傾聽」。

尤其,我好像有嚴重的「沉默恐慌症」。

總是覺得「沉默」=「尷尬」,所以一定要找些什麼話來聊...

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才發現... 這其實是不對的....


「我想要幫助別人」,杉橋,最後終於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我也是....